1-6月嘉兴经济运行简况 |
|||
|
|||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忠实践行“八八战略”,聚焦“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六干争先”抓落实,积极推动政策落地落实,有效应对内外风险挑战,全市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主要指标稳定增长,新兴动能加快成长,经济发展韧性和活力持续展现。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GDP)为3697.1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85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777.60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1857.68亿元,增长6.2%。 一、农业经济稳健向好,种植业平稳增长 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可比增长3.5%。“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食用菌、园林水果和蔬菜产量分别增长46.8%、10.5%和2.8%。冬油菜籽产量增长4.3%,盆栽销售增长3.5%。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45万吨,下降6.0%,禽蛋产量增长0.3%。6月末,生猪存栏24.83万头,增长8.9%;上半年,生猪出栏16.28万头,下降9.1%。渔业生产平稳发展,上半年水产品总产量8.98万吨,增长3.5%。 二、工业生产运行平稳,转型升级持续推进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其中,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5.1%。分行业看,34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2个行业增加值同比正增长,增长面超6成。其中,计算机通信、电气机械、化工、金属制品和通用设备等行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12.3%、10.1%、8.5%、7.9%和6.4%。 新兴产业增势较好。上半年,规上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8%、10.9%、8.8%和6.6%,均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于全省平均1.1个百分点。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1.37亿元,同比增长1.8%。 三、第三产业持续向好,经营回暖势头延续 上半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857.68亿元,同比增长6.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8%,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0.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7.6%,均好于第三产业平均水平。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持续改善。1-5月,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48.16亿元,同比增长18.4%,增速较一季度提升2.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9.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企业利润加快恢复。1-5月,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2.8%,增速较一季度提升7.8个百分点。 四、投资规模保持稳定,高技术产业增势强劲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7%。基础设施投资436.11亿元,增长13.7%,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6.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24.9%,较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设备投资贡献突出,设备工器具购置完成投资398.78亿元,增长65.4%,增速比一季度提升32.2个百分点。 重点领域投资总体向好。上半年,制造业投资598.64亿元,同比增长2.3%。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高技术产业投资437.00亿元,增长57.5%,增速较一季度提升35.6个百分点,列全省第2位;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28.7%,增速较一季度提升103.2个百分点。 五、消费潜能持续迸发,以旧换新政策效能释放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7.47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2个百分点,分别高出全国、全省0.7个和0.4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1345.33亿元,增长5.2%;餐饮收入102.14亿元,增长13.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07.53亿元,增长5.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39.94亿元,增长5.5%。限额以上单位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49.4%。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相关商品零售快速增长,通讯器材类、电脑和配件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95.9%、234.3%、119.3%、20.7%。 六、物流客运平稳畅通,金融资金流动有序 上半年,全市客运量410万人,其中公路客运量324万人,同比增长12.6%;货运量15974万吨,增长9.5%,其中公路和水路货运量分别增长13.5%和2.1%。上半年,嘉兴港集装箱吞吐量达212.53万标箱,增长19.0%,增速高于全省平均8.6个百分点,居全省沿海港口首位。 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7483.44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其中住户存款余额9160.74亿元,增长11.9%。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9476.74亿元,增长8.5%;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增长13.2%。 七、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城乡差距持续缩小 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589元,同比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237元,收入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首位,同比增长4.9%,增速高于城镇居民0.8个百分点。 城乡差距持续缩小。上半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33:1,保持全省最优,较上年同期缩小0.01。农民群体内部收入差距缩小。上半年,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92元,高于全省平均3189元,收入水平保持全省首位;同比增长9.2%,增速快于全部农村居民收入4.3个百分点。 八、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平稳,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 上半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持平。八大类商品价格“五涨三跌”,其他用品和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8.9%、2.4%、0.8%、0.2%、0.1%;交通和通信、食品烟酒、居住价格分别下降1.3%、0.7%、0.7%。6月份,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环比上涨0.1%。 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8%。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4.2%,环比上涨0.2%。上半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7.3%。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9.6%,环比下降0.3%。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韧性凸显,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但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部分领域运行不畅,增长动能整体偏弱,经济回升向好仍需加力。同时也要看到,全市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不会变,存量和增量政策效应持续显效,将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发展活力。下阶段,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全力推动存量政策落实落细,积极争取增量政策支持,更大力度助企纾困,有效缓解外部影响冲击,进一步锚定目标、加力奋进,以更有力举措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持续向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