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嘉兴民营经济简况 |
|||
|
|||
一季度,全市民营经济运行稳中有质、开局良好,工业经济保持稳健,科技创新蓄势赋能,服务业发展向新向好,商贸流通领域焕发生机,市场主体规模实现持续扩容,民营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一、工业经济总体平稳 “压舱石”作用凸显。一季度,全市5853家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458.26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高于全市规上工业1.0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83.3%。前十大行业增加值均实现正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5.9%、12.2%。企业经营承压加剧。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74.11亿元,增长0.1%,增速低于规上工业平均1.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1.42亿元,下降46.6%,降幅较上年全年扩大38.3个百分点。 二、研发创新聚势赋能 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民营企业研发费用79.27亿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08%,占比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0.09个百分点;研发活跃度(有研究开发费用企业的比重)83.9%,高于规上工业平均0.8个百分点;研发机构设置率(有设立研发机构的企业比重)66.4%,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1.0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发展向新向好 商贸经济展现新活力。一季度,全市2547家限上批发零售业民营企业实现销售额1692.66亿元,同比增长30.9%,增速较上年全年加快7.7个百分点。518家限上住宿餐饮业民营企业实现营业额17.85亿元,增长8.5%,增速较上年全年加快6.4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一季度,全市4051家规模(限额)以上服务业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66.03亿元,增长27.8%,增速较上年全年提升7.0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76.5%、16.8%和10.4%。 四、投资降幅有所收窄 一季度,全市完成民间投资329.80亿元,同比下降12.8%,降幅较上年全年收窄3.2个百分点。其中,民间项目投资275.12亿元,增长5.9%。民间制造业投资下降0.6%,降幅较上年全年收窄6.2个百分点。民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分别增长201.0%、72.6%和16.9%。 五、主体数量稳步提升 3月末,全市共有市场主体80.39万户,同比增长4.0%,民营经营主体77.88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6.9%。其中,私营企业达22.92万户,增长4.3%;个体工商户54.96万户,增长3.9%。从新增规模看,一季度新登记市场主体2.24万户,其中私营企业0.61万户,个体工商户1.57万户。 总的来看,全市民营经济首季运行平稳向好、韧性彰显,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严峻,全球贸易面临保护主义严重冲击,国内市场预期不稳、企业经营盈利困难等问题叠加,民营经济发展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下阶段,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上来,全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引导企业增强发展信心、激发创新动力,持续擦亮嘉兴民营经济“金名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