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布解读 > 统计信息

2017全市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

发布时间: 2018-01-31 信息来源: 市统计局 浏览次数:

2017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稳健,好于预期。全市经济总量在2013年突破3000亿元后,四年后再次跨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GDP)4355.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8%,增幅比2016年提升0.8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居全省第6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4.67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2309.3亿元,增长8.6%;其中工业增加值2101.79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1911.27亿元,增长7.3%。全市三次产业结构 由同期的3.5:52.1:44.4调整为3.1:53.0:43.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

一、实体经济向好是发展提速的主要推力

受全球市场环境好转和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等因素带动,全市实体经济总体呈高开稳走态势。2017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9.2%,分别比前三季度和2016年提升0.2个和3.1个百分点。工业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工业对GDP的贡献率56.7%,比2016年提升15.3个百分点。

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增速分别比前三季度、上半年和2016年提升0.1个、0.5个和3.6个百分点。行业增长面扩大。全市33个行业大类中2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84.8%,比前三季度提高3个百分点。前十大行业全部实现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建材类、电气机械、化纤等行业增加值均快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分别增长20.7%、12.6%、12.2%、9.9%。

二、服务业增长趋缓,占GDP比重回落

201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3%,比前三季度和2016年分别回落0.7个和1.8个百分点,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40.9%,较2016年减弱15.7个百分点。实体经济的提速和服务业发展的降速使得服务业占GDP比重有所回落,2017年全市服务业占比43.9%,比2016年下降0.5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金融业、房地产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回落较快。受房地产和保险业政策调控影响,全市金融业存贷款和保险收入增速明显放缓,全市金融业人民币存贷款和保费收入增速分别增长12.7%和22.2%,均呈逐季回落态势,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增速(8.2%)也呈逐季回落态势,分别较上半年、前三季度回落2.5个和0.3个百分点。房地产销售受同期高基数影响,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呈下降态势,全市房地产业增加值仅增长0.3%,比2016年回落15.6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4.1%)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回落7.1个和3.7个百分点。

三、县(市、区)呈“六高三低”态势

各县(市、区)经济运行保持总体稳定。其中南湖、秀洲、嘉善、海宁、平湖和港区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高于全市0.3个、0.4个、0.8个、0.2个、0.7个和4.0个百分点;经开、海盐和桐乡GDP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低于全市0.8个、0.7个和0.7个百分点。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