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布解读 > 统计信息

春茧单产创新高,但难掩行业低迷

发布时间: 2017-08-03 信息来源: 市统计局 浏览次数:

今年上半年,降雨时间分布均匀,桑叶生长质量优良,为春蚕养殖提供了有利的气候和物质保障,春茧价格、张产创近年新高,但受成本推动和近年来春蚕收购价格低迷影响,全市春蚕的养殖量和总产量有所下降。

一、春茧价格创近年新高

近年来,我市的春茧行情较为低迷,春茧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2016年我市春蚕平均收购价达到近十年最低点,每50公斤(一担)1577.0元,养殖规模逐年萎缩。受养殖规模收缩及春茧产业供求关系的带动,今年春茧的收购价创近年新高,全市春蚕的平均收购价2032.5元/50公斤,较上年同期1577.0元/50公斤,增长28.9%,处于近十年的第三高位。

 

二、春茧单产达历史高位

由于今年气候适宜,桑叶质量较好,春茧张产也有所提高,张产57.1公斤/张,同比增长10.7%,每张产值从去年的162.4元/张提升到了232.2元/张,同比增长43.0%。受养殖方式和生产技术的提升,春蚕的张产逐年提升,产量由2007年的44.3公斤/张,提升至今年的57.1公斤/张,增长28.9%。

 

三、春蚕养殖量继续走低

受人工、饲料等养殖成本逐年上升和丝绸产业行情低迷影响,近十年来,我市春蚕养殖量逐年减少,春茧总产量也逐年走低,养殖量总量从2007年的46.7万张,减少至今年的13.4万张,下降71.2%,且降幅有逐年扩大之势;春茧总产值从2007年的8.3亿元,减少至今年的3.1亿元,下降62.3%。从分县(市、区)情况看,今年各地蚕种饲养量也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南湖区和秀洲区降幅较大,饲养蚕种同比分别下降43.7%和33.1%,饲养较大的桐乡市和海宁市分别下降16.7%和16.8%。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