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
|||
|
|||
|
【内容提要】 上半年,嘉兴规上服务业[1]在宏观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营业收入、增加值增速稳步提高,分别比一季度时提高1.0个、2.2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稳中有升,“营改增”减负效应显现,企业亏损面41.2%,分比一季度下降5.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但企业经营效益总体水平不高,地区之间发展差异较大,龙头企业不增反减等问题依然存在。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仍需各地政府、部门及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并加力落实推进。
今年以来,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营业收入、增加值总量及增速均处于全省中上游水平,企业亏损情况明显改善,随着营改增政策的逐步推广,企业税负压力有所减轻。但行业间发展趋势仍有差异,传统行业增速不快但相对平稳,互联网相关行业增势喜人,物业、卫生等民生相关行业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一、主要特点 (一)增加值、营业收入增速同比双双提高 上半年,全市2429家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010.33亿元,同比增长3.5%,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8.8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129.02亿元,增长11.1%,比一季度提高2.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5.8个百分点。706家省级口径规上服务业[2]营业收入和增加值增速均处于全省前三位,位次比去年同期明显改善。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7.15亿元,增长17.9%,比一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6.5个百分点,增速位次由同期的第9位前移到第3位;增加值79.38亿元,增长9.6%,比一季度提高3.0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在全省的位次也由同期的第10位快速进步到第3位。
(二)企业亏损状况有所改观 从亏损指标看,规上服务业企业亏损状况有所改善,亏损面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年内各月呈现收窄趋势。上半年,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亏损面41.2%,比一季度收窄5.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收窄2.9个百分点。12个门类中,除住宿餐饮业全行业亏损外,其他行业均实现盈利,而去年同期住宿餐饮、房地产、居民服务三大门类呈亏损状态。从各行业亏损面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住餐、文体娱乐、房地产、批零、租赁商务服务、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信息传输软件8个行业的亏损面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收窄,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亏损面由去年同期的37.9%下降到25.0%,成为亏损面最小的行业,住餐亏损面由去年同期的68.9%收窄到62.2%,但依然是亏损面最大的行业。 (三)“营改增”减负效应显现 随着“营改增”行业范围的逐步扩大,交通运输业、电信业、生活性服务业陆续成为“营改增”的收益行业,服务业企业税负压力逐渐减小。上半年,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税金总额(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之和)为21.86亿元,增长14.4%;每百元营业收入纳税额2.16元,增长14.4%。分行业看,除批发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外,其他10个门类百元营业收入税负额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其中,住餐行业减负比率达28.6%;租赁商务、科学研究和技术、居民服务业、卫生、文体娱乐五个门类减负率也超过10个百分点。嘉兴可比口径的规上服务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税金3.13元,同比下降8.0%,税负压力居全省第7位,下降率居全省第5位。 (四)大中型企业支撑作用明显 服务业企业经营相对比较分散,规模往往不大,嘉兴规上服务业企业中九成以上为小微企业,但服务业的平稳快速增长主要依赖大中型企业。上半年,164家大中型企业营业收入(153.09亿元)同比增长31.6%、增加值(62.10亿元)增长12.5%,分别比小微企业快31.9个和2.7个百分点;从业人数(6.49万人)同比增长5.0%,也比小微企业增速高1.0个百分点。单位数不足一成的企业创造了超六成的利润,上半年,大中型企业实现营业利润19.56亿元,同比增长19.8%,比小微企业高52.3个百分点,营业利润占全部规上企业的68.8%。 二、行业情况 (一)传统行业增速不快,但相对平稳 伴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短暂的小幅回升,批发零售业营收增速自今年4月份由负转正,保持慢速平稳增长。上半年,规上批零企业营业收入795.40亿元,占全部规上企业近八成,增长0.5%,比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同比提高8.8个百分点。增加值增速自去年来持续提高,上半年,规上批零增加值56.74亿元,增长14.8%,比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0.5和6.5个百分点。 住宿餐饮业由前两年的大起大落逐渐回归平稳态势,但从业人数持续减少。今年以来营业收入由去年的两位数增长回落至缓慢增长,上半年营业收入17.78亿元,增长0.5%,比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同比回落16.3个百分点;从业人数1.54万元,同比减少1.6%。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继续维持平稳增长,但增速较前两年有所回落。上半年,全市规上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3.62亿元,同比增长10.0%,比一季度提高2.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企业运行质量逐步改善,上半年营业收入利润率6.95%,比全部规上服务业企业高3.62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1.0个百分点。 (二)互联网相关行业快速发展 随着互联网渗透广度深度的逐渐加深,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也随之改变,体现在服务业企业中,互联网相关行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市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8%,增加值增长27.7%,分别比全部规上企业高9.3和16.6个百分点。与网购密切相关的快递行业更是呈现快速增长,邮政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嘉兴快递业务总量1.35亿件,同比增长45.1%;快递业务收入14.61亿元,增长27.1%。列入规上服务业统计的快递服务企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24亿元,增长25.0%。 (三)物业、卫生等民生相关行业成为新增长点 上半年,以物业管理为主的规上房地产企业(不含房地产开发企业,下同)增加值4.57亿元,增长32.2%;营业收入7.19亿元,增长21.8%;从业人数1.77万人,增长10.1%,增速分别比该行业的全省平均水平高17.3、12.6和2.7个百分点,增加值和营业收入增速分别居全省第3位和第4位。 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从业人数和利润水平继续快速增长。上半年,该行业得益于乌镇和西塘两家龙头企业的平稳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7.37亿元,增长23.3%;营业收入16.27亿元,增长24.1%;利润总额5.05亿元,增长77.1%;从业人数1.10万人,增长16.8%,四个指标的总量均居全省第2位,增速也居中上游水平。 居民服务、卫生、文体娱乐等行业营收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居民服务、卫生、文体娱乐三个门类营业收入分别增长6.9%、15.3%、4.6%,比全市平均水平高3.4、11.8和1.1个百分点;增加值分别增长16.8%、18.3%、27.6%,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高5.7个、7.2个和16.5个百分点。 三、存在问题 (一)缺乏龙头企业,大企业数量减少 嘉兴规上服务业企业规模偏小,全省可比口径规上企业户均增加值1124万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50万元/户,位居全省第6。上半年,规上服务业企业中,增加值超亿元的企业共9家,而去年同期有11家。从行业分布看,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租赁商务服务业各2家,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1家,与同期相比,交通和信息行业的亿元增加值企业各减少1家。从营业收入看,大企业数量略有增加,但主要集中在增加值率较低的批发业。上半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191家,同比增加9家,亿元以上企业中56.5%是批发企业。 (二)企业经济效益仍偏低 与全省其他地市比较,嘉兴服务业规上企业单位数、增加值总量和从业人数均仅次于杭州、宁波、温州,排在全省第四位,但是嘉兴规上企业平均规模和经济效益仍不够理想。上半年,全省可比口径规上服务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出率(单位固定资产原值实现增加值)、净资产利润率分别为14.65万元/人/年、27.75%、7.22%,整体来说,企业效益处全省中游水平。但从改善程度看,嘉兴规上服务业企业效益提升幅度不大,净资产利润率甚至较去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而全省平均净资产利润率提高了0.8个百分点,嘉兴另两个效益指标的改善程度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详见表1)。 表1 2016年上半年全省各地市规上服务业企业经营效益情况 单位数 (个) 增加值 亏损面 (%) 净资产利润率 (%) 劳动生产率 (%) 固定资产产出率 (%) (亿元) ±% 本年 ± 本年 ± 本年 ± 浙江省 9077 1701.05 19.4 38.96 10.10 0.8 20.91 9.1 41.37 5.2 杭州市 3178 1000.14 30.1 36.72 12.72 1.7 32.42 20.9 66.63 11.4 宁波市 1947 291.21 10.9 41.60 8.23 -2.0 12.18 -4.4 39.95 2.9 温州市 756 91.37 1.1 34.13 4.32 -1.0 15.06 -3.9 27.31 -0.2 嘉兴市 706 79.38 9.6 42.78 7.22 -0.1 14.65 2.8 27.75 1.5 湖州市 327 24.56 4.8 35.47 4.42 0.5 15.70 0.0 22.95 0.8 绍兴市 485 42.46 4.7 35.26 6.41 1.8 16.37 -3.0 18.47 -0.3 金华市 449 70.79 3.9 38.31 9.21 0.0 20.48 -4.3 27.00 0.8 衢州市 144 8.79 -6.4 44.44 1.28 0.1 10.51 -11.7 17.70 -1.1 舟山市 387 24.03 -4.3 53.23 -3.08 -1.7 11.48 -7.4 7.93 -0.6 台州市 491 56.42 7.1 38.29 8.88 0.6 16.77 2.3 22.73 1.6 丽水市 207 11.90 9.5 39.61 -2.38 -1.4 9.98 0.0 19.22 0.9 嘉兴位次 4 4 3 3 5 7 7 2 3 4
(三)县(市、区)发展不均衡 从服务业调查数据看,全市五县四区发展不均衡。从单位数量看,超400家规上企业的有桐乡市和海宁市,两地规上企业数1023家,占全市总量42.1%。从人员分布看,服务业规上企业从业人员中有6.68万人集中在市区,占比39.1%,海宁、桐乡人数也较多,分别达3.24和2.90万人,其他县市区均不足1.5万人。从企业运行质量看,劳动生产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经开、港区和秀洲,分别高出24.81、2.82和2.08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最低的是平湖9.85万元/人,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65%。固定资产产出率较高的秀洲、海盐、海宁分别高出全市平均61.46、48.82和2.01个百分点,最低的港区比全市平均低15.02个百分点。净资产利润率高于比全市平均水平的秀洲、经开分别高出9.04和4.91个百分点,其余县市区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最低的南湖净资产利润率为-2.31%。综合来看,秀洲的规上服务业企业运行质量最高,而嘉善、平湖、桐乡的三项效益指标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企业运行有待提高(详见表2)。 表2 2016年上半年嘉兴各县(市、区)规上服务业经营效益情况(管理口径) 单位数 增加值(亿元) 净资产利润率(%) 固定资产产出率(%) 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实绩 ±% 实绩 比全市 ±百分点 实绩 比全市 ±百分点 实绩 比全市 ± 全 市 2429 129.02 11.1 6.64 — 33.53 — 15.11 — 南湖区 380 13.72 13.1 -2.31 -9.0 29.53 -4.0 8.55 -6.6 秀洲区 197 9.84 2.6 15.68 9.0 94.99 61.5 17.19 2.1 嘉善县 162 5.74 6.3 4.95 -1.7 27.92 -5.6 10.89 -4.2 海盐县 175 10.43 4.6 1.81 -4.8 82.35 48.8 14.38 -0.7 海宁市 499 16.49 6.2 3.46 -3.2 35.53 2.0 10.18 -4.9 平湖市 212 6.41 17.5 3.21 -3.4 25.31 -8.2 9.85 -5.3 桐乡市 524 15.95 22.7 5.77 -0.9 33.08 -0.5 10.98 -4.1 经 开 202 46.38 9.7 11.56 4.9 30.34 -3.2 39.91 24.8 港 区 78 4.06 44.0 5.56 -1.1 18.51 -15.0 17.93 2.8
四、相关建议 随着宏观经济形势企稳向上,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发展主体的发展积极性将更大地释放。此外,各地政府应结合自身服务业发展特点,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和引导,助推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市场为主导,在政策上积极扶持文化、民生等服务行业发展。 发展服务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竞争促发展,不断推进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的改革。同时,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和政策带动作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优势,积极制定资金、税收、用地等优惠鼓励政策,加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通过补助和贴息等方式扶持公共类和民生类产业发展。 (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科技、信息服务行业发展。 要充分发挥嘉兴科技城作、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创业平台及研究机构作用,坚持科技先行,提高服务业的科技含量,增强发展后劲,加快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促进科技推广业和应用服务业大力发展。政府可进一步为本土的科技、信息服务业企业在人才引进、产业上下游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 (三)发挥各地资源要素优势,协调区域服务业平稳发展 由于不同地区条件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服务业发展要结合资源禀赋优势,各有侧重。市区具有区位、人才、研发网络等优势,因此要加快发展金融、保险、教育、卫生、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高技术行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的水平与质量,其他县市除了保持居民消费型服务业的稳定发展之外,还要大力促进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包括交通运输、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行业,深度融合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进而促进全市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