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比较简析 |
|||
|
|||
|
【内容提要】 前三季度,长三角16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达8.11万亿元,增长8.0%,较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数,增速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在长三角经济加速融入世界经济的新常态、新阶段,嘉兴仍应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挖掘潜力,提升长三角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前三季度,长三角16个城市全面贯彻“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发展总基调,不断壮大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着力增强施策的针对性、有效性,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济运行中“稳”中向好的因素增多,结构转型中“进”的因素不断积累,但运行中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经济向好的基础有待于进一步巩固。 一、产业发展呈现平稳态势 1.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前三季度,长三角16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达8.11万亿元,增长8.0%,较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增速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了新常态下的低开平稳。
从增长速度看,16个城市中13个城市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仅3个城市增速达到了两位数,表明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速也在调整换挡,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分之三的城市增速出现不同程度回落,由于受上年基数影响江苏版块8个城市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均呈回落态势,浙江版块占5个,仅2个城市增速较上年有所提高,增速列前5位的城市分别为:杭州(10.2%)、扬州(10.2%)、泰州(10.0%)、南通(9.5%)和镇江(9.5%)。嘉兴位次:前三季度嘉兴经济总量列长三角第14位,与上年同期持平,增速列长三角第15位,较上年同期后移3位。 2.工业生产小幅回落。前三季度,长三角16城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4.57万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较上半年回落1.1个百分点,增速同比回落3.6个百分点,受PPI指数连续30多个月负增长影响,工业生产态势进一步趋缓显现。 从城市发展看, 16城市中10个城市工业产值超过7千亿元,其中2个城市总量突破2万亿元,总量列前5位的城市分别为:上海(22824亿元)、苏州(22576亿元)、无锡(10742亿元)、南通(10256亿元)和宁波(9906亿元)。 从增长速度看,仅1个城市增幅达到两位数,5个城市产值为负增长,几乎全部城市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出现明显回落,增速列前5位的城市分别为:泰州(14.1%)、舟山(9.7%)、南通(9.5%)、扬州(8.6%)和镇江(8.2%)。从工业用电看,前三季度长三角核心区16个城市工业用电量4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较上年同期回落了0.6个百分点,与工业生产发展趋势基本同步。嘉兴位次:前三季度嘉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列长三角第13位,与上年同期持平,增速列长三角第10位,较上年同期后移1位。 3.服务业发展态势向好。前三季度,长三角16城市服务业增加值达4.32万亿元,增长10.8%,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0.3、1.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长三角核心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3.3%,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了0.5个、3.4个百分点,稳定维持在“三、二、一”产业结构时代。 从城市发展看,16城市中7个城市服务业增加值超过2千亿元,总量前5位的城市分别为:上海(12089亿元)、苏州(5127亿元)、杭州(4130亿元)、南京(4007亿元)和无锡(2996亿元)。从增长速度看,新常态下服务业发展提速成为各地转型的亮点,7个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年同期明显加快,其中浙江版块就占了6个,增速列前5位的城市分别为:杭州(16.0%)、湖州(11.6%)、扬州(11.5%)、南京(11.1%)和上海(11.1%)。从占比看,4个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分别为:上海(67.7%)、杭州(58.2%)、南京(57.2%)、台州(51.1%)。嘉兴位次:2015年前三季度嘉兴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列长三角第14位,较上年同期后移1位。增速列长三角第14位,与上年同期持平。 二、社会需求持续放缓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前三季度,长三角16城市固定资产投资4.16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了5.7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回落了0.8个百分点,呈现了固定资产投资放缓的迹象。总量列前5位的城市分别为:苏州(4601亿元)、上海(4154亿元)、南京(3944亿元)、杭州(3716亿元)和无锡(3536亿元),增速列前5位的城市分别为:泰州(23.6%)、扬州(18.4%)、舟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