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市统计工作主要任务 |
|||
|
|||
2013年全市统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省政府71号文件和全省统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开展以强基础、强能力为主题的“统计双强行动”,推进统计改革创新,有效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服务能力,形成统计基础建设、业务建设、队伍建设、环境建设和法制建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我市“三城一市”建设作出统计新贡献。 主要任务有: 一、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开展“统计双强行动”。 按照市委的部署,在全市统计系统掀起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结合统计工作实际,联动开展“统计双强行动”。努力推进在统计基础方面实现五个化:“基层统计正规化、统计队伍专业化、统计行为规范化、统计手段现代化、统计管理科学化”;在统计能力方面体现五个强:“统计设计能力强、统计服务能力强、数据处理能力强、统计创新能力强、统计保障能力强”。2013年“统计双强行动”的工作重点是: (一)全面推广镇街道统计中心“星级制”。制订镇(街道)统计中心“星级”建设标准,通过考核评比,巩固和推进基层统计网络化、规范化。 (二)推动部门统计“五有”标准建设。加强对部门统计规范化建设,对承担全行业统计职能的部门开展“五有”标准建设,进一步提高部门统计工作水平。 (三)进一步完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在完善以GDP核算为中心的数据质量评估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统计调查联审辅导制度,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 (四)实行统计分析研究“项目制”。确定若干统计课题项目,组成若干团队,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高统计整体分析研究能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统计服务。 二、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突出统计十大重点工作 (一)高质高效做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第三次经济普查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确保机构、人员、经费等的落实。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加强培训。着重抓好基本单位、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普查工作。同时,要按照全国投入产出调查方案要求,层层把关,圆满完成调查任务。 (二)着力加强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加快建立实时更新的名录库动态维护制度。推进动态维护节点向村(社区)的全面覆盖,推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搭建网络平台,建成一个统一完整、不重不漏、实时更新的基本单位名录库,为大型普查、专业统计、专项调查打下扎实的基础。配合做好“个转企”、无证转有证工作。认真做好统计调查单位的申报审核工作。 (三)深入推进“企业一套表”改革。2012年年报和2013年定期报表要统一使用国家推荐的软件系统,采用联网直报的方式,完成企业一套表范围内(包括服务业)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的并轨。拓宽企业一套表平台的应用范围,重点解决国家直报外市级统计调查单位的网上直报问题,确保我市联网直报系统安全平稳运行。 (四)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按照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后的新样本、新方案采集住户收支数据,加强对辅助调查员和记账户的培训,开展数据审核评估,提高住户调查样本代表性和数据质量,更加全面、准确反映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及其他生活状况,为我市制定民生改善和收入分配政策、推动城乡统筹提供决策依据。 (五)努力强化服务业统计工作。修订完善2013年全市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与各有关部门联合实施服务业重点行业统计监测方案,研究出台部门服务业全行业统计调查制度。进一步加强对部门资料的管理、搜集与开发利用,对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状况开展专题调查,提升服务业统计服务水平。健全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抽样调查,提高调查数据质量,逐步形成统一管理体系下各负其责、资源互补、信息共享的服务业统计机制。 (六)大力开展统计监测评价。积极做好以往各项监测评价的基础上,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要求,新建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统计监测调查制度,工业强县、强镇和工业园区二次创业统计监测评价,建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地面积调查制度,建立海洋经济、转变发展方式评价等统计调查制度,探索建立文化发展指数、服务环境发展指数,探索建立亩均产出的监测评价制度,积极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参考价值的统计资料。 (七)积极拓展统计服务内容。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动态监测分析,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统计信息交流,积极提供“短、平、快”信息和深度分析报告,及时反映经济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通过统计年鉴、统计公报、新闻发布会、统计信息网站、媒体报道等多种形式,开展全方位的数据解读。为提高服务针对性,2013年将专门编印《嘉兴市撤地建市30年统计资料》,开展市区经济社会发展专题分析,为领导决策服务。 (八)扩大民情民意调查领域。认真组织开展组工调查(县市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群众满意度调查)、软环境建设满意度调查等一系列专项调查。完善我市社情民意调查网络,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作用,为政府倾听民意、了解民生提供多角度调查服务。 (九)认真落实依法治统工作。要认真落实全市统计“六五”普法规划,加强统计法律法规和《嘉兴市统计管理办法》的宣传,实行统计义务确认制度,营造全社会依法统计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统计诚信建设。要推动统计执法机构建设,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和统计巡查力度,进一步树立统计权威。 (十)加快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加快整理历史数据,进一步完善统计宏观综合数据库建设,积极谋划第2期建设方案,更好地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和社会公众的作用。要积极开展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共享系统建设,提高数据库信息的可视性,为名录库实时更新创造条件。同时,要推进各县(市、区)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提高统计工作效率。 三、认真落实省政府71号文件精神,切实提升统计保障能力 (一)强化统计机构建设保障。一是进一步拓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调查范围与调查项目,加强地方调查机构建设。二是积极推动省级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统计机构建设,探索省市二级小城市试点镇统计分局架构。三是制订鼓励统计中介机构培育发展的政策,推动全市统计中介机构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使之成为统计工作的有益补充。 (二)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全市统计系统要认真学习中央、市委和上级统计部门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有关规定,真心实意地多为广大统计调查对象和基层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严格遵守各项制度,改进调查研究,加强会议管理,切实改进文风,厉行勤俭节约,严格廉洁从政,规范各项公务行为。坚持实事求是,切实搞准统计数据,规范统计干部行为,进一步弘扬“求实、创新、严谨、奉献”的统计行风。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改进作风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三)强化统计队伍建设。各级统计机构的领导班子要进一步带头加强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提高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办好“统计课堂”,加强统计人员业务培训,组织好统计从业人员资格、技术职称考试,加强继续教育工作。创新统计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培养机制,创造公平竞争的优良环境。通过轮岗交流和竞争上岗,促进干部多岗位实践锻炼。充分发挥党支部、工会、群团组织,加强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修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争先创优机制。加强统计学会建设,发挥统计学会凝聚统计智力的作用。积极倡导“真实可信、科学严谨、务实创新、服务奉献”为主要内容的统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暖心活动聚人心、以文体活动激活力。 (四)大力加强廉政建设。全市统计系统要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统计行风建设责任制,不断加大惩治和预防统计上弄虚作假行为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完善人、财、物、数等管控机制,在机制上保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到位。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严格执行《廉政准则》,规范权力运行,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