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
|||||||||||||||||||||||||||||||||||||||||||||||||||||||||||||||||||||||||||||||||||||||||||||||||||
|
|||||||||||||||||||||||||||||||||||||||||||||||||||||||||||||||||||||||||||||||||||||||||||||||||||
市统计局 市科技局 市发改委 市教育局 市财政局 市卫生局 2011年1月18日 为全面掌握我国R&D[1]活动情况,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宏观管理的需求,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国防科工局于2009年联合开展了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2]。此次清查的标准时点为2009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9年度。清查对象是国民经济中R&D活动相对密集行业[3]的法人单位。清查的主要内容包括R&D人员、R&D经费、R&D项目(课题)、各类研究开发机构以及R&D活动产出等情况。 在市和地方各级R&D资源清查领导机构的统一领导及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经过全市广大统计人员的艰苦努力,清查的数据采集、质量核查、汇总及评估工作已经结束。根据嘉兴市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结果,现将全社会R&D主要指标公布如下: 一、R&D人员情况 2009年,全市有R&D人员2.35万人,是2000年的7.0倍。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0.58万人,占24.8%;女性人员0.58万人,占24.7%。 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R&D人员全时当量[2] 1.88万人年,其中研究人员[3] 0.53万人年,占27.9%。 按活动类型分,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0.01万人年,占0.5%;应用研究人员0.04万人年,占2.2%;试验发展人员1.83万人年,占97.3%。 按执行部门分,科研机构R&D人员105人,占0.4%;高等院校751人,占3.2%;工业企业21474人,占91.3%;非工业企业263人,占1.1%;事业单位931人,占4.0%。 二、R&D经费情况 2009年,全市R&D总经费39.20亿元,是2000年的13.8倍,年均增长33.8%。R&D经费与当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04%,比2000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按活动类型分,基础研究经费0.07亿元,占0.17%;应用研究经费0.42亿元,占1.06%;试验发展经费38.72亿元,占98.77%。与2000年相比,基础研究经费有了零的突破,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分别是2000年的10.6倍和18.9倍。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R&D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R&D经费分别为36.25亿元和1.77亿元,占比分别为92.5%和4.5%(详见表1)。
按执行部门分,科研机构R&D经费0.13亿元,占0.3%;高等院校0.35亿元,占0.9%;工业企业38.02亿元,占97.0%;非工业企业0.47亿元,占1.2%;事业单位0.23亿元,占0.6%。 按县(市、区)分,R&D经费列前三位的依次为:海宁市7.67亿元,占19.6%;桐乡市7.33亿元,占18.7%;平湖市5.65亿元,占14.4%(分县R&D经费情况详见表2)。
三、R&D项目(课题) [6]情况 2009年,全市各类单位共开展R&D项目3286项,参加项目人员全时当量1.68万人年,项目经费36.80亿元。 按社会经济目标[7]分,工商业发展项目经费32.31亿元,占87.8%;能源的生产、分配和合理利用项目1.98亿元,占5.4%;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及污染防治项目1.85亿元,占5.0%;其他项目0.66亿元,占1.8%。 四、研究开发机构[8]情况 2009年,全市有各类研究开发机构566个。机构中从事R&D活动的人员1.2万人。机构R&D经费22.31亿元,是2000年的32倍。机构中用于科研的仪器设备原价5.35亿元。 注释: [1]R&D,即研究与试验发展,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基础研究: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展、新学说)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应用研究:也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或目标。应用研究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 试验发展: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2] 经国务院批准,科技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教育部和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于2000年联合在全国开展了第一次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 [3] R&D活动相对密集行业依据第一次全国R&D资源清查及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摸底调查结果确定,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4]R&D人员全时当量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于比较科技人力投入的指标。指R&D全时人员(全年从事R&D活动累积工作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90%及以上人员)工作量与非全时人员按实际工作时间折算的工作量之和。例如:有2个R&D全时人员(工作时间分别为0.9年和1年)和3个R&D非全时人员(工作时间分别为0.2年、0.3年和0.7年),则R&D人员全时当量=1+1+0.2+0.3+0.7=3.2(人年)。 [5]研究人员指R&D人员中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学位)的人员。 [6]R&D项目(课题)指调查单位在当年立项并开展研究工作、以前年份立项仍继续进行研究的研究开发项目或课题,包括当年完成和年内研究工作已告失败的研发项目或课题。 [7]按社会经济目标分组不含工业企业立项经费不足10万元的项目。 [8]研究开发机构包括各类独立的研究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办的非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 |
|||||||||||||||||||||||||||||||||||||||||||||||||||||||||||||||||||||||||||||||||||||||||||||||||||
|
|||||||||||||||||||||||||||||||||||||||||||||||||||||||||||||||||||||||||||||||||||||||||||||||||||
|